首页

网调紫魅女王

时间:2025-05-29 08:00:53 作者:《青海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自6月1日起施行 浏览量:63977

  中新网西宁5月28日电 (祁增蓓)28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青海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解读。该《条例》共七章四十九条,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图为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雷霆介绍《青海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相关情况。  祁增蓓摄

  “《条例》是青海首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的立法。”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雷霆介绍,《条例》的制定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增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青海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贺生杰介绍,青海省地域广阔,城乡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农村、牧区等偏远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匮乏,家长获取科学育儿知识和指导的渠道有限,“《条例》从政府支持、学校指导、社会协同等多个方面作出相关规定,推动解决这一问题。”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祁增蓓摄

  《条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必须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政府、学校和社会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支持、指导和服务责任,要构建起“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学校指导、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有效解决家庭教育责任不清的问题。

  《条例》规定留守儿童的父母需委托合格照护人并共同履行家庭教育义务,定期沟通团聚,及时干预心理异常;分居、离异家庭的父母须配合履行教育责任,不得单方拒绝或阻碍另一方参与家庭教育。

图为青海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贺生杰介绍《青海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相关情况。  祁增蓓摄

  《条例》禁止家长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为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划定了红线。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稳定。”贺生杰说,《条例》的出台标志着青海家庭教育工作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布达拉宫年度粉刷迎“美颜”

12月4日,中国残联在官方网站首页开通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信息公开系统,将我国宪法、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分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中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集中进行展示公开。

【互联网之光】习言道|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

作为“全勤生”,渣打银行在七届进博会上累计签署近40个战略合作,涉及多领域、多层次的跨境场景,并通过进博会平台接触了约五千家有进出口需求的中小企业。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府夏洛特敦市政府前升起五星红旗

此外,同步启动的第三季“印象珠海”短视频及微剧本征集活动,在原有“短视频”基础上增加“微剧本”类别,通过新媒体平台面向全球公众、媒体、视频创作机构等征集原创作品。

“中国食品名城”如何破解“飞絮烦恼”?

村民次仁每天跟随孟德利学习种植养护技术,同时在大棚务工,每天收入200多元。“在这比外出打工强,还能学到技术。”他说,产业长久发展还得靠自己经营,“我得抓紧学习,掌握全部知识和技术。”

“‘和合’理念贯穿于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环球热点)

移步换景,古典文化与国风表达的创新融合。戏曲和音乐寄情于山水之间,一步一景中,中秋佳节的唯美诗意与小镇风光完美融合,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国风创新的独特魅力。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国风音乐唱演节目《国风超有戏》就曾以耳目一新的艺术呈现形式,赋予国风音乐更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感,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开辟新场域,持续引领国风热潮。集结国潮审美,多元融合国风音乐,中秋佳节之际,总台持续推动国风文化传播,以国风音乐会的形式连接起传统与现代,在跨时空对话中演绎古今情愫,于唯美的江南水乡风情中共话“千里共婵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